

相關出版

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:
邁向公民社會
本書收錄2008年第一場公益論壇的講稿,此次論壇主題為:在公民社會中的大學與 公益的關係,與大學如何促進公益的發展。演講者包括兩岸三地公民社會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,如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的陳健民教授、暨南大學社會福利與政策學系的張英陣教授與江明修院長;以及非營利組織(Nonprofit Organization, NPO)與社會企業(Social Enterprise)的領導者,進行學術與實務層面的雙向溝通。

社會創新與數位公益:
公民社會的網路實踐
「提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是法鼓大學的理念,成立公益學院的主要願景在於:提供一個能夠促進人類和平與公益善因循環的學術環境,培育學養與行動兼具的濟世人才。為能集思廣益,廣泛結合各方意見,並提供更深化、更多元的觀點,以及更穩固的學術基礎,公益學院自2008年起共召開數十場公益論壇,邀請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學者分享經驗。

中國大陸第三部門:現況與個案
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組織的迅速興起,在填補政府職能不足、培育公民文化、型塑社會資本以及強化會監督等方面皆已發揮關鍵作用。不流於學術理論之抽象艱澀,本書從平台建構、基層治理、人權發展以及環境永續四大領域,透過九個實際案例說明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的發展現狀。

客家企業家
客家企業專書緣起於中央大學客家政經所舉辦2010年全球客家企業家論壇,其主題為:「客家族群的企業家精神」,即是強調客家族群運用本身族群特質的資源,不斷地積累與轉化族群的社會與文化資本,不但有利於客家族群拓展其企業版圖和 活絡其經濟收入,並能發揮「創新精神」,來面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。本書分為導論與11篇論文,包含台灣、香港、大陸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客家企業家。內容含括:客家美學經濟、客家經濟網絡、客家飲食文化、客家女性企業家特質、客家特色產業、客家菸草實業與客家社會企業等面向,在在彰顯客家企業家精神、議題的多元性與創新性。另外,敘述海外田家炳、胡文虎,以及清末民初東南亞華僑等知名客家企業家事蹟,也論及馬來西亞檳城中藥業的客家族群產業。

第三部門與政府:跨部門治理
「第三部門與政府:跨部門治理」專書,內容區分為環境結構面、法制規範面、政策倡議面,以及資源運作面等四大面向,共計十四篇學術論文,對於第三部門與政府之關係試圖作較完整的論述。本書是第三部門研究之最佳書籍,除了可供政府、學術界研究,以及非營利組織實務工作者參考外,亦可做為一般社會大眾認是第三部門的入門書籍。

客家政治與經濟
本專書內容在客家政經觀點,從「單元論」的政經觀,過渡為政治理論與經濟理論的「二元觀」,進一步拓展成為政治、經濟與公民社會的「多元觀」。在多元觀的政經研究途徑下,本書邀集各個領域的專家,分別就客家政治、經濟與公民社會三大領域撰寫不同主題的專門論述,共分九章,包括: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、客家政治與民主發展、客家法律與制度、客家行政與政策、客家社區治理、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、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、客家數位內容產業、客家企業家精神與倫理。本書是客家研究最佳叢書之一,除了可供政府、學術研究,以及客家相關實務工作者參考之外,亦可以作為客家事務行政類科高、普考試客家政治與經濟含概要之參考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