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行政與政策論壇
打造你的永續人才腦
【公民社會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訊】
社會企業「鄰鄉良食」創辦人譚景文,4月11日以「打造你的永續人才腦 」為題,透過作為CSR(企業社會責任)顧問、創辦與經營社會企業的經驗,分享如何透過掌握社會問題,投入商業創新模式,使社會企業永續經營且持續改善社會問題。
講座由公行系特聘教授江明修主持,與研究生、大學生一同參與及討論,譚景文首先以「企業在投入創造社會影響力的需求」與「NGO的堅持」的角度出發,分享企業在選擇扶助對象與投入社會解決方案時,會因員工偏好、內部營運流程與公司營運特色等因素,進行評估。
即使協助進行的NGO組織,均能加以配合,但仍經常會觸碰到NGO組織的原則、營運理念的差異,而雙方的資源也往往無法結合,無法一起推動解決方案。故其在創立社會企業的初衷,以作為溝通橋梁為目標,協助並了解企業需求,不提供短期的專案,而是推行可永續進行的客製化方案,讓公司與員工都能參與。
譚景文也破除社會企業都是小規模進行、無法賺錢的印象,以全球政策方向與社會消費模式轉變為主軸,搭配荷蘭市佔第一的社會企業「東尼巧克力」為案例,透過該公司的起源、理念與如何營運,佐證以不用童工、百分之百包裝可回收等經營理念,將理念與故事透過產品包裝設計,即使不進行廣告投放,也能將社會影響力擴散,在改善社會問題的同時,也讓公司獲利並永續經營。
最後譚景文以現存生產爆米花的英國社會企業,與生產鞋子的法國社會企業為題,與現場師生一起進行腦力激盪,探討如何發揮社會影響力,並以美體小舖創辦人Anita Roddick名言「我們雖渺小,但是至少比一隻蚊子大」作結,即使個人能力有限,但還是能像蚊子一般擾動市場巨人作出改變。
未來組織將受到是否符合永續概念的檢驗,期許同學投入社會企業時,能先定義清楚要解決的社會問題,透過商業模式,解決或改善社會/公共問題。